戈壁滩上关卡重重
“天气干燥会导致水分流失,加速老化,出现皱纹,尤其对女性来说,危害是挺大的。”杨献浩半开玩笑地说。他和其他援疆教师一样,每天晚上睡觉前在地板上撒很多水,再放上几个装满水的桶,目的是增加湿度,把因干燥带来的种种危害降到最低。
孤独关。援疆支教,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,这中间的付出远远超出了杨献浩的想象,比如要耐得住远赴他乡的寂寞。来到距离家乡3000多公里的新疆,是杨献浩人生的第一次远行,放下最初的满怀豪情,满眼新奇,真真切切走过每一天的时候,杨献浩突然意识到,孤独就像影子,时时刻刻追随着自己。好在学校有3G网络,课余时间可以与家人、朋友聊天,谈谈体会感受,说说风土人情。每天夜深人静,杨献浩最想说话的那个对象还是妻子,习惯了小家庭的温馨,猛然独自一人“流浪在外”,杨献浩很不适应,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,总想着和妻子说几句亲密、体己的话。可妻子是乡镇副镇长,包村领导干部,责任重大,任务繁多,有好几次晚上通话,还没说几句就因事挂断了。
“我只能说,我们活得都很充实。”杨献浩无奈地说。
周一至周五每天都忙着常规教学,再有空时就了解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。当地老师热情好客,对杨献浩为代表的援疆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耐心地一一解答,还多次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。
最寂寞的是周末。刚来的一段时间没事可做,杨献浩待在宿舍,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,任凭无聊和空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,直到因压抑而窒息。一个月后,对周围环境逐渐熟悉了,杨献浩开始“没事儿找事儿”——去赶巴扎(赶集)。第一次赶集,杨献浩采购了500元的当地特产灰枣和葡萄干,寄给家乡的亲朋好友,寄去一份亲情和牵挂。没想到同事们吃了一次一发而不可收,竟然纷纷要求再次订单,第一批订单就六千多的货。杨献浩乐此不疲地往返于学校和集市,上午采购,下午发物流。这样以来轻轻松松打发了时间,让他觉得周末的两天不再孤独难捱。
6000元钱“丢失”之后
在第一次购买特产结算时,由于操作失误,杨献浩把微信转账发错了:本来应该是赵长伟的微信账号,错发给另外一个刚认识卖特产的赵柯。
“六千元啊,咋办呢?”杨献浩一个脑袋八个大,一下子懵圈了。这些钱都是亲朋好友的集资,用来买特产的,弄丢了怎么交代?杨献浩第一时间微信联系赵柯,说明情况。赵柯回话说:“大哥,你放心,不是我的钱我不收,等24小时自动退回吧。”啥?还要等24小时?杨献浩想想心里就发毛,万一退不回来怎么办?是报警还是相信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?尽管内心像有千万条虫子在爬,犹豫了很长时间之后,杨献浩最终还是决定——等。漫漫长夜,时间一秒一秒地跳过,杨献浩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,毫无睡意。不安、担忧、害怕、期待,各种情愫在暗夜里交融,形成一片波涛汹涌的海。海里狂风暴雨、电闪雷鸣、恶浪翻滚,一次次颠覆着这位普普通通小人物渴望“巨款”退返的美好愿望。24个小时在煎熬中一点一滴地流逝,刚刚结束的一刹那,杨献浩像弹簧一样从床上一跃而起,抓起手机,打开微信,看到是微信退款到账,心中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。
杨献浩用亲身经历证明,人性的善良、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何其珍贵!
妻子成了维修工
作为一家之主,铮铮男子汉,平时需要动手的活儿杨献浩全包了。“男人嘛,就是为家庭排忧解难的。”杨献浩这样想。平时家里线路、水管、电器出了问题,杨献浩总能把问题解决得顺顺当当,不让妻子操心。可现在不一样了,援疆三年,三年时间和妻子天各一方,家里的事儿,干着急使不上劲儿。
杨献浩老家住的是老旧小区,暖气改造后,到冬季取暖,水循环不通,暖气经常不热。杨献浩在家时,这些无疑都是他的活儿,妻子在一旁说说话就可以了。而现在,杨献浩不在家,一个女人如何应对这些叮叮当当、修修补补的活计?第一次暖气不热,杨献浩给邻居打电话请求帮助,邻居热心地帮他们解决了。可没过几天就又不热了,不能总是麻烦人家吧。杨献浩打开视频,在6000多里地之外坐镇指挥:去拿工具。钳子、改锥、扳手统统摆在面前,妻子学徒工一样在杨献浩的指令中拿起改锥,为暖气片放气;使用扳手,拧开螺丝,为暖气片放水。污浊的浑水从暖气片中流出来,在卫生间地板上漫延。放尽污水,水流循环通畅了,温度才逐渐回升。看到视频中妻子一边擦汗一边笨拙收起工具的妻子,杨献浩一阵心酸。
“我能安心援疆支教,离不开老婆的理解支持。”杨献浩由衷地感叹。
教学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
援建支教,重点在教学上。杨献浩结合课本和教参,对每一节课教学内容增补和拓展,做到精通教材、驾奴教材。当他拿着满载心血的教案走进课堂的时候,内心充满了自信,仿佛自己就要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。每节课,杨献浩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带给学生崭新的知识,不管是阴天还是晴天,看到每一双紧紧盯着讲台上自己的眼晴,他都觉得窗外满是阳光。
一个不了解学生的老师肯定不是好老师,杨献浩在学生身上下了不小的功夫。了解学生,首先,要记住学生的名字。杨献浩给三个班的孩子每人做了姓名牌,两周时间全部记住。其次,和学生沟通。杨献浩经常利用课间休息或两饭时间跟学生聊天,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、家庭环境、性格等,只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地顺利开展。
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。培养能力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,不能只靠机槭地灌输。课堂练习和作业中,杨献浩力求做题规范化。如:在主观性习题的求解中,要求学生必须指明研究对象,必须画图分析受力情况,必须写明所用的定理定律名称,必须突出关系式等。他还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,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,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比如在讲运动学时,讲解一道习题,他用“图象法、公式法、实际演练法”等多种方法进行讲解,还让学生上台分析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,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逐渐提高。
对后进生的辅导,除了知识,更重要的是思想。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就必须要解开他们的心结,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。杨献浩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,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,而是充满乐趣。这样,后进生的转化,就由原来的筒单粗暴、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求知上来。此基础上,杨献浩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,做好知识的查漏补缺。让很多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。
战友把生命留在了新疆
2019年4月16日,住在杨献浩对面宿舍的李红刚,来自河北省高阳县的46岁援疆教师,在下午最后一节课上课时,突感身体不适,回到宿舍,躺在床上,再也没能醒过来,法医鉴定为心脑血管疾病致死。
李红刚(中间)
这段时间,杨献浩经常想起和李红刚一起在学校吃饭、遛弯儿、谈天说地的场景,每每经过他的宿舍门口,眼中不由自主盈满泪水,一股腥咸的液体堵在喉头,久久不能挪动脚步。
“援疆工作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”这一刻,杨献浩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地认识到,援疆教师除了要做好普通意义上的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,更是民族团结的促进者。援疆,是一份责任,更是一份承诺。它影响每个家庭,关乎新疆未来和希望。他会坚定地走完援疆之路,为自己,为九泉之下的李红刚,为新疆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。
维吾尔族人民善良、热情、能歌善舞、多才多艺,杨献浩被他们的异域风情深深吸引着,被他们的生存现状深深牵引着,他打心眼儿里欣赏生活在这片戈壁滩上的各族人民,理解他们,尊敬他们,用心感受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,也愿意为他们分担生活的忧愁。
保定市教育局领导看望援疆教师
路远担且重,无悔献青春; 一朝援疆路,一生援疆情。杨献浩遥望家乡的方向,心中无限感慨:援疆支教,将是这辈子最最难忘的经历,也会是今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啊!
苑林霜